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晋初,索头种有部落数万家在云中。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驰遣军助腾。怀帝永嘉三年,驰弟卢率部落自云中入雁门,就并州刺史刘琨求楼烦等五县,琨不能制,且欲倚卢为援,乃上言“卢兄驰有救腾之功,旧勋宜录,请移五县民于新兴,以其地处之”琨又表封卢为代郡公。愍帝初,又进卢为代王,增食常山郡。其后卢国内大乱,卢死,子又幼弱,部落分散。卢孙什翼鞬勇壮,众复附之,号上洛公,北有沙漠,南据阴山,众数十万。其后为苻坚所破,执还长安,后听北归。鞬死,子开字涉珪代立。
先是,鲜卑慕容垂僭号中山。晋孝武太元二十一年,垂死,开率十万骑围中山。明年四月,克之,遂王有中州,自称曰魏,号年天赐。元年,治代郡桑干县之平城。立学官,置尚书曹。开颇有学问,晓天文。其俗以四月祠天,六月末率大众至阴山,谓之却霜。阴山去平城六百里,深远饶树木,霜雪未尝释,盖欲以暖气却寒也。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开暴虐好杀,民不堪命。先是,有神巫诫开当有暴祸,唯诛清河杀万民,乃可以免。开乃灭清河一郡,常手自杀人,欲令其数满万。或乘小辇,手自执剑击檐辇人脑,一人死,一人代,每一行,死者数十。夜恒变易寝处,人莫得知,唯爱妾名万人知其处。万人与开子清河王私通,虑事觉,欲杀开,令万人为内应。夜伺开独处,杀之。开临死,曰“清河、万人之言,乃汝等也”是岁,安帝义熙五年。开次子齐王嗣字木末,执清河王,对之号哭,曰“人生所重者父,云何反逆”逼令自杀,嗣代立,谥开道武皇帝。
索头虏,这一历史名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对北方民族的一种称谓,其含义源自于当时北方民族独特的发辫习俗。以下是对其的相关描述:
- 起源与发展:索头虏的先祖可追溯至汉代的李陵,其后裔在匈奴中建立多个部落群,这些部落各自拥有不同的名称和称号。晋初时,索头虏的一个分支在云中地区拥有数万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力量。
- 历史事件:惠帝末年,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在晋阳被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驰派遣军队援助,显示出该族群的军事实力和对汉地的支持。怀帝永嘉三年,索头虏的一支在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卢率领部落进入雁门寻求支持,并请求扩大领土范围以自保。
- 社会文化:尽管历史上索头虏的部落曾经历过内乱与分裂,但他们在苻坚时期的统一行动中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团结精神;苻坚将他们收编,增强了自己的势力。这一事件标志着索头虏作为一个整体重新获得国家的承认,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民族融合:鲜卑族的慕容垂僭号中山,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其中,开率领索头虏的军队参与了围攻慕容垂的都城,并最终成功占领并自立为王。
- 后续发展:开去世后,他的子开字涉珪即位,继续维护索头虏的利益,并将其势力拓展到新的地域。
索头虏作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实体,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动荡与变迁,但同时也展示了其在民族融合与国家政治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