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咸和九年,难敌卒,子毅立,自号使持节、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辩公。以坚头子盘为使持节、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咸康元年,遣使称蕃于晋,以毅为征南,盘征东将军。三年,毅族兄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臣于石虎。后遣使称蕃于穆帝。永和三年,以初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初子国为镇东将军、武都太守。十年,改封初天水公。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式王因侍直手刃杀初,子国率左右诛式王及宋奴,复自立。征西将军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国子安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十二年,国从父杨俊复杀国自立,安奔苻生,俊遣使归顺。
升平三年,以俊为平西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四年,俊卒,子世立,复以为冠军将军、平羌校尉、武都太守、仇池公,海西公太和三年,迁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以世弟统为宁东将军、武都太守。五年,世卒,统废世子纂自立。纂一名德,聚党杀统,遣使诣简文帝自陈,复以纂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仇池公。咸安元年,苻坚遣杨安、苻雅等讨纂克之,徙其民于关中,空百顷之地。纂后为杨安所杀。
”`
成帝咸和九年,难敌卒,子毅立,自号使持节、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辩公。以坚头子盘为使持节、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咸康元年,遣使称蕃于晋,以毅为征南,盘征东将军。三年,毅族兄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臣于石虎。后遣使称蕃于穆帝。永和三年,以初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初子国为镇东将军、武都太守。十年,改封初天水公。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式王因侍直手刃杀初,子国率左右诛式王及宋奴,复自立。征西将军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国子安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十二年,国从父杨俊复杀国自立,安奔苻生,俊遣使归顺。
升平三年,以俊为平西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四年,俊卒,子世立,复以为冠军将军、平羌校尉、武都太守、仇池公,海西公太和三年,迁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以世弟统为宁东将军、武都太守。五年,世卒,统废世子纂自立。纂一名德,聚党杀统,遣使诣简文帝自陈,复以纂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仇池公。咸安元年,苻坚遣杨安、苻雅等讨纂克之,徙其民于关中,空百顷之地。纂后为杨安所杀。
译文:
- 成帝咸和九年:
- 成帝在咸和九年去世,其子毅继位。
- 使持节、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辩公:
- 毅被授予使持节、龙骧将军等职衔,成为左贤王。
- 坚头子盘:
- 坚头子盘被任命使持节、冠军将军等职衔,成为右贤王。
- 咸康元年:
- 毅派遣使者向晋国称藩,任命自己为征南将军。
- 梁式王:
- 梁式王趁毅的族兄初被杀,夺取了其部众和权力,自立为仇池公。
- 后遣使称蕃于穆帝:
- 毅在永和三年派遣使者称臣于穆帝。
- 改封初天水公:
- 十年,初被封为天水公。
- 伐杀初:
- 十一年,宋奴派姑子梁式王趁侍奉的机会杀害了初。
- 国率左右诛式王及宋奴:
- 子国率领手下人诛杀了式王和宋奴,重新自立为仇池公。
- 征西将军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 十三年,桓温上表将国任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 以世弟统为宁东将军、武都太守:
- 海西公太和三年,又以世的弟弟统担任宁东将军、武都太守。
- 世卒,统废世子纂自立:
- 五年,世去世后,统废黜了世的儿子纂自立为仇池公。
- 纂一名德,聚党杀统,遣使诣简文帝自陈:
- 同时,纂聚集党羽杀了统,并向简文帝自陈。
- 复以纂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仇池公:
- 之后,简文帝再次任命纂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和仇池公。
- 咸安元年,苻坚遣杨安、苻雅等讨纂克之,徙其民于关中,空百顷之地:
- 到了咸安元年,苻坚派遣杨安、苻雅等人讨伐纂,并将其民众迁徙到关中地区,使得百顷良田荒芜。
- 纂后为杨安所杀:
- 纂最终被杨安所杀。
赏析:
本文记录的是氐族首领毅与其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力斗争及其后代的发展。文章详细描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权力更迭以及政治斗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古代民族间的争斗与变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策略。此外,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增加了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