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隆安三年,遣使称蕃,奉献方物。安帝以盛为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元兴三年,桓玄辅晋,进盛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义熙元年。姚兴伐盛,盛惧,遣子难当为质。兴遣将王敏攻城,因梁州别驾吕莹,求救于盛,盛遣军次浕口,敏退。以盛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益州刺史毛璩讨桓玄所置梁州刺史桓希,败走,汉中空虚,盛遣兄子平南将军抚守汉中。三年,又假盛使持节、北秦州刺史。盛又遣将苻宁行梁州刺史代抚。九年,梁州刺史索邈镇南城,宁乃还。高祖践阼,进盛车骑大将军,加侍中。永初三年,改封武都王,以长子玄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难当为冠军将军,抚为安南将军。盛嗣位三十年,太祖元嘉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二,私谥曰惠文王。
诗句一:安帝隆安三年,遣使称蕃,奉献方物。
译文:在公元179年(安帝隆安三年),南凉国向北魏朝廷派遣使者表示臣服,并向北魏进贡了当地的特产。
注释:此句描述了南凉国的外交活动,即向北魏朝廷派遣使者,并献上地方特产。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南凉国与北魏之间复杂的朝贡关系,展示了当时国际政治中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诗句二:安帝以盛为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
译文:公元179年(安帝隆安三年),南凉国任命杨盛担任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等职位。
注释:此句说明了杨盛在南凉国内的政治地位,他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等重要官职,显示了他在国家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赏析:通过任命杨盛为高官,反映出南凉国对杨盛的信任和重用,也显示了他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诗句三:元兴三年,桓玄辅晋,进盛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义熙元年。姚兴伐盛,盛惧,遣子难当为质。
译文:公元300年(元兴三年),桓玄支持晋朝,提升杨盛为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前秦皇帝姚兴进攻南凉国,杨盛感到恐惧,派其子杨难当为人质。
注释:此句描述了杨盛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杨盛在三国时期政治斗争中的复杂处境,以及他为了自保而采取的应对策略。
诗句四:义熙元年,姚兴伐盛,盛惧,遣子难当为质。兴遣将王敏攻城,因梁州别驾吕莹,求救于盛,盛遣军次浕口,敏退。以盛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译文: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前秦皇帝姚兴发兵攻打南凉国,南凉国王杨盛感到恐惧,派其子杨难当为人质作为求和的手段。姚兴派将领王敏攻打南凉国,由于梁州别驾吕莹的求助,杨盛派军队驻扎在浕口,使王敏撤退。于是,杨盛被晋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注释:此句描述了杨盛在面对前秦攻击时的策略和行动。
赏析:通过描述杨盛如何应对姚兴的入侵,可以看出他机智和果断的一面。
诗句五:永初三年,改封武都王,以长子玄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难当为冠军将军,抚为安南将军。盛嗣位三十年,太祖元嘉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二,私谥曰惠文王。
译文:公元228年(永初三年),改封杨盛为武都王,任命他的长子杨玄为武都王世子,并加授前将军之职;任命杨难当为冠军将军;任命杨抚为安南将军。杨盛在位三十年后,于元嘉二年(424年)六月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被谥号为惠文王。
注释:此句总结了杨盛一生的政治历程,包括被封为武都王、设立职务和最终的去世。
赏析:这一句总结了杨盛的生平和成就,突出了他在南凉国内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杨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