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平。以辅国司马胡崇之为龙骧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守仇池。索虏拓跋焘遣安西大将军吐奚弼、平北将军拓跋齐等二万人邀崇之。二十年二月,崇之至浊水,去仇池八十里,遇齐等,战败没,余众奔还汉中。

三月,前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举义,立保宗弟文德为主。拓跋齐闻兵起遁走,达追击斩齐,因据白崖,分平诸戍。文德自号使持节、都督秦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三州牧、平羌校尉、仇池公,遣露板驰告朝廷。太祖诏曰“近者校尉仇池公表虏纵逸,寇窃仇池,将士挫伤,民萌涂炭,眷言西顾,矜慨在怀。杨文德世笃忠顺,诚感家国,纠率义徒,奄殄凶丑,锋旗所向,歼溃无遗,氛昆澄清,蕃境宁一,念功惟事,良有欣嘉。便可遣使慰劳,宣示朝旨,并敕梁州刺史申坦随宜应援”又诏曰“显录勋效,盖惟国典,施赏务速,无或逾时。杨文德志气果到,文武兼全,乘机潜奋,殊功仍集,告捷归诚,献俘万里,朝无暂土,树难自肃,休烈昭著,朕甚嘉焉。杨氏世祖西劳,方忠累叶,宜绍先绪,膺受宠荣。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任朏祖父岐,伯父祚,父综,并仕杨氏,为谘议从事中郎。朏有志干,文德以为左司马。

{诗句原文}:仇池平。以辅国司马胡崇之为龙骧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守仇池。索虏拓跋焘遣安西大将军吐奚弼、平北将军拓跋齐等二万人邀崇之。二十年二月,崇之至浊水,去仇池八十里,遇齐等,战败没,余众奔还汉中。三月,前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举义,立保宗弟文德为主。拓跋齐闻兵起遁走,达追击斩齐,因据白崖,分平诸戍。文德自号使持节、都督秦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三州牧、平羌校尉、仇池公,遣露板驰告朝廷。

{译文}:仇池平定后,任命辅国司马胡崇之为龙骧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留守仇池。北魏的将领拓跋焘派遣安西大将军吐奚弼和平北将军拓跋齐率领两万多人前来拦截胡崇之。在公元20年的二月,胡崇之抵达浊水,距离仇池八十里的地方时,遭遇了拓跋齐等人的攻击,最终战败被俘,残余部众逃回汉中。到了3月,前镇东司马苻达和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人发动起义,拥立保宗的弟弟文德为首领。当得知有军队起事,拓跋齐便逃跑了,而苻达追击斩杀了拓跋齐,并占据了白崖,成功平定各要塞。文德自称使持节、都督秦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三州牧、平羌校尉、仇池公,通过传令牌告知朝廷。

{赏析}:这首诗是《宋书》中的一段记载,描述了南朝宋文帝时期,北魏军攻陷南郑(今陕西汉中),南朝宋文帝派胡崇之驻守仇池,但不久就被拓跋焘派遣的将领攻击,导致胡崇之战败被俘。与此同时,前镇东司马苻达和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人也起义成功,拥立文德为仇池公,随后拓跋齐逃离,而任朏追击并斩杀了拓跋齐。诗中记录了这场战事的发展及结果,展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南朝宋的困境。此外,诗中的人物如胡崇之、苻达、任朏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官职和称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整体上,此篇记载了南朝宋与北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