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晚出新亭》是南朝诗人阴铿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写晚出新亭路上所见景物和离开都城时的离愁与无奈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情。开首两句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六句具体表现“离悲”。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大江一浩荡:“浩荡”意为广阔无边,形容长江水势浩渺,广阔无垠。这里的“一浩荡”强调了长江的辽阔和气势,给人以宏大的视觉冲击。
离悲足几重:“离悲”指离别带来的悲伤,“足几重”表示这种情感的深度和沉重。这里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切悲伤,暗示着离别之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解的。
潮落犹如盖:这里的“仿佛”是一个比喻,将潮水落下时的样子比作盖子覆盖在地,形象地描绘了潮水退去后露出的沙滩或地面。这个比喻突出了大自然的恢弘与壮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云昏不作峰:“不作为”意味着不显现、不明显,这里可能是指在阴沉的云层中,山峰的轮廓并不那么清晰可见。这个描述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朦胧的氛围,或者是在强调诗人对于现实景象的某种审美追求。
远戍唯闻鼓:“唯闻”表明只有听到的声音,这里的“鼓”很可能指的是远处戍楼的战鼓声。战鼓声往往代表着紧张的军事氛围或是士兵们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对战争或守卫工作的深刻印象。
寒山但见松:“但见”表示只能看到,这里可能是指即使在寒冷的山区,也只有苍翠的松树依旧矗立不倒。这个描写不仅体现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九十方称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距离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的认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努力的期许和决心。
归途讵有踪:“讵”相当于“竟”,表示竟然;“踪”指的是踪迹、痕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找到了归途,也不知道自己曾经走过的痕迹在哪里。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自然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