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时闲暇,偶来观卉木。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已惕慕归心,复伤千里目。
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
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薖轴。
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案牍时闲暇,偶来观卉木。
- 注释:”案牍”指官府的文案工作,这里指处理公文;”闲暇”即无事可做的时候。
- 译文:空闲时间,偶尔来到园中观赏花草。
- 赏析:此句表现了官员在忙碌之余,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繁忙生活的一种逃避和解脱。
-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 注释:”飒飒”形容微风轻拂的声音;”翛翛”则是指风吹竹林的声音。
- 译文:池塘上荷叶沙沙作响,窗前竹影婆娑摇曳。
- 赏析:这两句通过听觉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夏日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 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
- 注释:”周流”意为周围流转;”房栊”指房屋的门窗。
- 译文:屋檐下的空间仿佛在流动,屋内门窗显得格外安静肃穆。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感受,以及室内因自然美景而带来的心灵平和。
-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 注释:”苍翠”形容山色苍绿欲滴;”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 译文:远眺青山翠绿欲滴,俯瞰平原起伏不平。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种从高处俯瞰自然景观的壮阔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宏伟之美的赞叹。
- 已惕慕归心,复伤千里目。
- 注释:”惕惕”形容忧虑或恐惧的样子;”千里目”比喻眼力极佳,能看很远的东西。
- 译文:心中已经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但看着遥远的景色又感到伤感。
- 赏析:这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是对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生活的不舍。
- 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
- 注释:”风霜”代指天气寒冷;”蕙草”是一种香草。
- 译文:早晚风霜交加,香草失去了它的芬芳。
- 赏析:这句话反映出季节变换给自然带来的影响,以及植物因环境变化而失去原有生机的现象。
- 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薖轴。
- 注释:”云谁”即问谁;”笙簧”指乐器笙上的簧片;”薖轴”指乐器的调音器。
- 译文:是谁吹奏着美妙的笙簧?又是哪一位厌倦了调弦的工作?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音乐创作背后艰辛的感慨。
- 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 注释:”税”通“撤”,意思是放弃;”饵”指用食物引诱。
- 译文:我愿放下车马,到池塘边品尝秋天的菊花。
- 赏析:这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