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正晃朗,涌塔标千丈。
仪凤异灵乌,金盘代仙掌。
积栱成雕桷,高檐挂珠网。
宝地若地沙,风铃如树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象。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赞善资哲人,流咏归明两。
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

【解析】

此诗写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春,诗人奉和玄宗时人李峤《奉和望同泰寺浮图诗》,即景生情。

第一联“朝光正晃朗,涌塔标千丈。”写日出时分,阳光照在塔上,使塔的轮廓显得格外高大。这一句是写太阳初升时的光辉,突出塔高的特点。

第二联“仪凤异灵乌,金盘代仙掌。”写朝阳初升之时,佛寺中的金盘映着太阳的光,好像仙界的仙人所持的玉盘一样。这里以仪凤、灵乌比喻金盘,以仙掌比玉盘,生动地写出了金光灿烂的晨曦中,宝相堂的辉煌壮丽景象。

第三联“积栱成雕桷,高檐挂珠网。”写宝相堂的飞檐翘角上雕刻精美的斗拱和悬垂的彩绘珠网。这里通过写斗拱和彩绘珠网来表现宝相堂的富丽堂皇。

第四联“宝地若地沙,风铃如树响。”写宝相堂前有一片空地,如同沙漠中的沙丘,上面悬挂着风铃,随风飘荡发出悦耳的响声。

第五联“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象。”写宝相堂的建筑十分精美,每块石头上的刻纹都栩栩如生,每幅壁画都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景物。

第六联“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写烟雾缭绕的景象中不时显现出仙境,仙人们忽隐忽现地往来穿梭。

第七联“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写早晨的薄雾弥漫在空中,飘动的幡旗与云朵相接合。

第八联“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写彩霞飘动,游龙盘旋而上,但它们不敢休息;苍鹰展翅高飞,却无法仰望。

第九联“赞善资哲人,流咏归明两。”写颂扬功德的人赞美这位贤人,他的诗流传千古,永远被人们传诵。

第十联“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写希望像船一样渡过人生的彼岸,但彼岸究竟有多宽广呢?这是诗人对人生归宿的一种感慨。

【答案】

译文:早晨的阳光照亮大地,耸立在山间的塔高一千丈。仪凤台的灵鸟与众不同,它不是用金盘而是用玉盘代替仙人的仙掌。宝相堂的屋脊上堆积着斗拱,雕琢着精致的瓦桷。宝相堂的高檐挂着彩绘珠网。宝相堂的地基上长满了沙漠般的沙子。风吹过的时候,宝相堂门前的风铃叮咚作响。宝相堂的石壁上刻满了各种图案,墙上的壁画画着各种景物。宝相堂四周弥漫着烟雾,仿佛有仙人出现。清晨的雾气半层地升起,飘扬的幡旗与天上的彩云相接。游龙不敢停息飞翔,苍鹰也飞不起来。赞美功德的人称赞这位贤者,他的诗流传千古,永远被人们传诵。我多么希望能像船一样渡过人生的彼岸啊!谁知道彼岸到底有多么广阔呢?这是诗人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