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云承永夜,皓烛骛离轩。
执酒怆谁与,举袖默无言。
忍兹君为别,如此岁方暄。
年深北岫时,鸟思南国园。
江上愁别日,阶下树芳荪。

霏云承永夜,皓烛骛离轩。

执酒怆谁与,举袖默无言。

忍兹君为别,如此岁方暄。

年深北岫时,鸟思南国园。

江上愁别日,阶下树芳荪。

解析:

1. 诗句翻译:

  • 霏云承永夜:形容夜晚的云彩如同轻纱般飘浮,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 皓烛骛离轩:明亮的蜡烛在离开房间的途中显得格外耀眼。
  • 执酒怆谁与:握着酒杯独自感到悲伤,没有人可以共饮。
  • 忍兹君为别:忍受即将到来的离别,这是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
  • 如此岁方暄:岁月正逢温暖时节,意味着时光易逝。
  • 年深北岫时:时间流逝如山峦般深远,暗示着离别的长久和深远。
  • 鸟思南国园:鸟群思念南方的故乡,象征人们对远方亲人或地方的思念。
  • 江上愁别日:在江边忧愁地送别的日子,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环境。
  • 阶下树芳荪:台阶下生长着芬芳的香草,象征着希望和等待。

赏析:

王延的《别萧咨议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别离之情。全诗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人性表达,勾勒出一个离别的场景,使人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离别之作,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

背景与创作动机:

此诗可能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时常面临分离的痛苦。王延作为一位文人,其诗歌往往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状态。《别萧咨议诗》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是对个人离别情绪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普遍经历的离合悲欢的一种记录和反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