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萝依附松,终已冠高枝。
浮萍生托水,至死不枯萎。
伤哉抱关士,独无松与期。
月色似冬草,居身苦且危。
幽生重泉下,穷年冰与澌。
多谢负郭生,无所事六奇。
劳为社下宰,时无魏无知。
【注释】
劳歌二首其二:此诗是李白自比于松柏,表达自己志向远大、高洁坚贞的情怀。
女萝依附松,终已冠高枝。
浮萍生托水,至死不枯萎。
伤哉抱关士,独无松与期。
月色似冬草,居身苦且危。
幽生重泉下,穷年冰与澌。
多谢负郭生,无所事六奇。
劳为社下宰,时无魏无知。
译文:
女萝依傍着松树生长,最终终于高耸的树枝上。
浮萍在水面上生长,即使到死也不会枯萎。
悲伤啊那些守关的人,唯独没有像松树一样的长青。
月亮的颜色如同冬天的草一样,居住在这里非常辛苦又危险。
隐居深藏在山谷之下,整年都如冰块和泉水一般。
多亏了那些在郊外种田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来应对这六种奇特的技艺。
我作为乡里的小官,时代还没有出现魏尚这样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女萝和浮萍这两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比喻自己的境遇。女萝攀附在高大的松树上,而浮萍虽漂浮在水面上,却能随波逐流而不枯死。诗人由此感叹,抱关之士,虽居于要职,但只有像浮萍那样依附别人才能生存;而松柏则独立苍天,四季常青,不屈不挠。诗人还以“抱关”喻指自己,“负郭”则借指隐士,意在说明自己虽居庙堂之高,却有如浮萍般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最后四句中“魏无知”,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臣,他曾推荐李左车为将,后被诬陷而自杀。诗人以此自比,暗含对当权者的不满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首诗以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高洁坚贞的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