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
今君客吴坂,春色缥春泉。
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
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
涉江竟何望,留滞空采莲。
驻情光气下,凝怨琴瑟前。
珠贝性明润,兰玉好芳坚。
不以宿昔岨,怀愧期暮年。
【注】袁常侍名不详;楚水:指湖北汉水;吴坂:指安徽当涂。
【赏析】诗题中的“贻袁常侍”即赠送给袁常侍的意思。袁常侍是诗人的友人,所以赠诗时,要表达自己送别之情及对他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首联:“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诗人以楚地之秋夜为背景,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别楚水”即告别长江之滨的楚地,而“秋月”则点明时间是深秋季节,月光皎洁,映照着江水波光粼粼,更显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颔联:“今君客吴坂,春色缥春泉。”这两句写诗人现在身处吴地(今江苏一带),看到眼前春日里美丽的风景。这里的“客”字,表明诗人此时身在吴地,而“山”字则表明他正站在山上。春色缥缈春泉,描绘出一幅春天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颈联:“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这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幽冀”指的是河北地区,而“沅湘”则是湖南一带。这两句话分别描绘了两地的自然环境,其中“生”、“含”等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尾联:“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看到的壮丽景象。“铄铄”形容日光明亮耀眼,“烁烁”形容日光照耀得如同珠玉一样璀璨夺目。“懵懵”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蒙蒙”形容云雾浓厚的样子。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日出时分的美丽景色。
末联:“涉江竟何望,留滞空采莲。”这两句写诗人来到吴地后,看到美丽的风景,但内心却充满了惆怅和失落之情。“涉江”指诗人来到吴地后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而“留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全诗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和关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