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
【注释】: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四句联句诗。全诗以青山、明镜和雅琴为三个意象,通过反复咏叹“不能上”、“可鉴”和“不可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联“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描述了一个人家住在青山之下,但渴望攀登到山顶的愿望。青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家本青山下”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无奈,他只能在山下仰望,心中充满了惆怅。
颔联“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实现的心愿而产生的遗憾和失落。这里的“一上一惆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只能一次次地尝试攀登,但每次都感到无比的惆怅。
颈联“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则转向了另一个意象——明镜。明镜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真实。诗人将明镜比作自己的心灵,希望它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面貌。然而,明镜却无法照出自己的影子,只能映出悲伤和痛苦。
尾联“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发现明镜虽然美丽,但它却不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只能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因此,明镜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美好但虚幻的事物,让人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也承受着情感上的创伤。
这首诗以青山、明镜和雅琴为三个意象,通过对它们反复咏叹“不能上”、“可鉴”和“不可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这三个意象的巧妙运用,将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歌具有了深刻的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