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
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诗句释义:
- 噭噭夜猿鸣:描述夜间山中传来的猿啼声,声音尖锐而连续。
- 溶溶晨雾合:描述清晨时分,雾气渐渐变得透明和融合。
- 不知声远近: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美妙的自然景象时,无法判断声音是远是近。
- 惟见山重沓:通过“惟”字强调只有山峦重叠的景象,突出了山的层次感和连绵不绝的形态。
- 既欢东岭唱:指早晨时,猿猴在东边的山岭上开始歌唱。
- 复伫西岩答:表示诗人再次停下脚步,期待着西边的岩石也能回应这种自然之声。
译文:
深夜里,猿猴凄厉地叫声此起彼伏,
晨曦初现,朦胧的雾气逐渐消散。
我无法分辨这些声音是从何处传来,
只见群山层峦叠嶂,连绵不断。
当东边的山峰传来歌声时,
我驻足聆听,期待着西边的岩石同样应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特定时间(深夜与清晨)所经历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噭噭夜猿鸣”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夜晚山林中的静谧与生机;“溶溶晨雾合”则转换场景至清晨,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雾气逐渐散去的过程。两句诗通过对比,形成了一个从寂静到喧嚣的过渡。随后四句,诗人通过反复强调“不知声远近”,表现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叹。最后四句,则转向内心体验,通过“既欢东岭唱”与“复伫西岩答”两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声音回应的好奇与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声音、时间和空间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