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光入丹扇,的的最分明。
欲持照凋栱,仍作绕梁声。
注释:
咏歌人偏得日照诗:指歌咏之人特别受到太阳光的照射。
斜光入丹扇,的的最分明:阳光斜照在红色的扇面上,显得格外鲜明。
欲持照凋栱,仍作绕梁声:想要拿着它去照亮凋零的枝叶,但仍然发出绕梁的声响。
赏析:
《咏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写扇子,赞美它的色彩和光泽,以及用扇子的光影来映照周围环境,并赋予扇子象征性的意义。首句“咏歌人偏得日照诗”,以歌者喻诗人,表明自己对诗歌的喜爱与追求。第二句“斜光入丹扇”中“斜光”即“斜阳”,指夕阳西下的余辉;“丹扇”则是指红色扇面,这里借代为诗人所喜爱的文采。第三句“的的最分明”中的“的”字,指代前面所说的“丹扇”,“最分明”则形容其光彩夺目。第四句“欲持照凋栱”中“凋栱”,即凋落的枝叶;“欲持”则是想要用手拿取之意。第五句“仍作绕梁声”中的“绕梁”原指古代乐器钟乐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悠扬悦耳,这里用来比喻扇子发出的光影如音乐般悦耳动听。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无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