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照邑里,遨游出洛京。
霜枝嫩柳发,水堑薄苔生。
停鞭回去影,驻轴敞前甍。
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
踟蹰还借问,只重未知名。
【注释】
洛阳道:即洛阳路。五首:指五首诗。喧哗照邑里:喧嚷的喧闹声映照着城里。遨游:漫游。洛京,洛阳。霜枝:经霜的树枝。嫩柳:新长的柳条。水堑:护城河。薄苔:浅绿的苔藓。停鞭:停下马缰。回去影:回望影子。驻轴:停止车轴转动。敞前甍(méng):打开车前门。经相识:已经认识。城下:城下的人。屡逢迎:多次遇到。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只重未知名:只是知道名字而不认识本人。
【赏析】
《洛阳道》共五首,是作者任河南府司法参军、赴郑州途中所作。诗人在洛阳道上,看到洛阳城的繁荣景象,感慨颇多,写下了这首《洛阳道》的第一首。
此诗开头两句“喧哗照邑里,遨游出洛京”,是说喧哗的声音从城里传来,我正在出游之中。这一句是写诗人在洛阳道上的所见,也可以说是诗人对洛阳城的一个总的印象。
“霜枝嫩柳发,水堑薄苔生。”是说霜打过的树枝上嫩柳发芽,护城河里的薄土开始生长苔藓。这是诗人的眼前之景,也是诗人眼中之景。“霜枝”与“水堑”相对应,写出了季节的特征。“嫩柳”与“薄苔”相对应,表现了春意的来临。
“停鞭回去影,驻轴敞前甍”,是说停车的时候回头望去,车子的影子倒映在水沟里;停下车来时,把车辕支起,让车头露在门外,这样可以看到车前屋檐上挂着的布帘。
“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是说我曾经在楼上与某人相识,而在城楼下却多次遇到他。这句中的“台”、“楼”与“城”、“下”相呼应,写出了地点的变化。“经相识”与“屡逢迎”相对应,表现出诗人与对方的关系。
“踟蹰还借问,只重未知名。”是说迟疑地徘徊着向人打听,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却没有与他见面的机会。这里的“踟蹰”是形容诗人徘徊不前的样子,而“还借问”则是说他在犹豫不决地向人打探。
全诗通过诗人眼中的洛阳城,表达了他对洛阳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