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注释】

凄清:寂寞凄凉。

临晚景:面对傍晚的景色。

疏索:稀疏,稀少。

湿庭凝坠露:庭院中水珠凝结如坠。

抟风卷落槐:大风把槐树的叶子卷起落下。

日气斜还冷:太阳已经偏西了,天气仍然寒冷。

云峰晚更霾(mái):傍晚时分,云层更加厚重,形成雾霾。

可怜:可惜。

点(diǎn)点:形容雁群飞的样子。

排:排列。

【赏析】

这是描写初冬景物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深秋景象图。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画意。

首联“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诗人以“凄清”一词来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出一种孤寂、萧瑟的秋末景色。诗人站在寒冷的阶前,眺望那一片萧瑟的景象,心情十分沉痛。这一句中,“凄清”二字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凄清”二字,不仅表现了秋末景色的萧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之情。

颔联“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诗人看到院子里的水滴成串,像是雨滴一样从天而降;同时,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这里的“湿庭”、“坠露”、“抟风”、“落槐”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寂静而又美丽的秋色之中。

颈联“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则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气候特点。诗人观察到太阳已经开始倾斜,气温也显得有些寒冷;天空中的云层越来越厚,甚至形成了雾霾。这一联中,“日气斜”、“云峰晚”和”霾”三个词语都是对天气变化的精确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凉意和压抑感。

尾联“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看到大雁开始向南飞去,它们在空中排成一行队形,似乎在告诉人们季节的变迁。这一句既表现了大雁南飞的壮阔场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