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
古松裁数树,盘根无半埋。
爱静鱼争乐,依人鸟入怀。
仲春徵隐士,蒲轮上计偕。
【注释】:
- 洞灵:指神仙,仙人。
- 静室:清静的房室。
- 云气满山斋:山中的云雾缭绕着整个斋堂。
- 古松:指老松树。
- 裁数树:裁下几枝。
- 盘根:松树的主干,盘曲而生长。
- 无半埋:没有一点被埋没。
- 爱静鱼争乐:喜爱安静,鱼儿争相游动。
- 依人鸟入怀:鸟儿依傍在人身边。
- 仲春:农历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
- 徵:征召或应和。
- 蒲轮: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驾。此处借指帝王。
- 上计偕:随同帝王一同上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山中云雾缭绕、松林挺拔、鱼儿欢快、鸟儿依偎在人身旁,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这些画面,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洞灵开静室”,以“洞灵”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云气满山斋”,描绘了山间云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
颔联“古松裁数树,盘根无半埋”,通过“古松”、“盘根”等关键词,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无半埋”又表现了松树的生长状态,即它们在山间自由生长,不受拘束。
颈联“爱静鱼争乐,依人鸟入怀”,则通过描写鱼儿与鸟儿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鱼儿在清澈的水中畅游,鸟儿则在人身边飞翔,这些细节都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尾联“仲春徵隐士,蒲轮上计偕”,则是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后,诗人用“徵隐士”一词引出了另一幅画卷——隐士们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最后一句“蒲轮上计偕”则表明诗人与帝王一起上朝的情景,既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