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在夹钟,服居苍衮。
杳杳清思,绵绵长远。
就祭于合,班神于本。
来庭有序,助祭有章。
乐舞六代,宾歌二王。
和铃以节,鞗革斯锵。
齐宫馔玉,鍌斝浮金。
洞庭钟鼓,龙门瑟琴。
其乐已变,惟神是临。

【注释】昭夏:周朝的一个时期,即夏季。夹钟:古代十二律之一(今音zhāo),属阳声调中的宫音。苍衮:古代礼服,用青色的丝帛做成衣服的外缘和领子。杳杳:深远的样子。绵绵:长久的样子。就祭于合:到祭祀之处行礼。班神:排列神灵。来庭:来到庭院。有序:有秩序。助祭:协助祭祀。乐舞六代:指《韶》、《武》、《象》、《南风》、《大武》、《大夏》等六个朝代的乐曲。宾歌二王:指《文王》、《武王》两首歌颂周文王、周武王的诗歌。和铃以节:击钟鸣鼓以调节节奏。鞗革斯锵:敲击鞓革乐器的声音。齐宫馔玉:丰盛的宴会上的美食佳肴。鍌斝浮金:盛满酒器中金黄色的酒。洞庭钟鼓:奏响《大吕》、《太簇》等六律之音的鼓乐。龙门瑟琴:演奏古琴的曲子。其乐已变:指礼乐制度已经改变。惟神是临:只有神灵降临。

【赏析】这首诗是周武帝在举行大祫礼时的颂诗。所谓“大祫”,就是将历代帝王先祖的神主聚集在一起举行的祭祀。这种祭祀仪式,是按照各帝各代的次序分别祭祀,最后才集中起来,合而祭之。周武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礼制改革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祖先功德的颂扬之意。

诗人开篇便点明了这一主题。他写道:“律在夹钟,服居苍衮。”这里所说的“律”,指的是古代的十二律,也就是十二个半音的调式;“夹钟”则是其中的一个音阶,位于五音中的西方,代表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而“服”,则是指古代天子所穿的礼服,颜色为青色,象征着尊贵和威严。因此,“律在夹钟,服居苍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皇帝所穿着的礼服的颜色是青色,而这种颜色所代表的音乐调式是夹钟,这正体现了皇帝对于礼乐制度的尊崇与重视。

诗人又描述了皇帝在大祫礼上的各种活动。他写道:“杳杳清思,绵绵长远。”这里的“杳杳”指的是深远、神秘的样子;“绵绵”则是指长久不断的样子,这两个词在这里共同描绘出了皇帝内心的宁静与深远。而在“就祭于合,班神于本”这句中,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在大祫礼上的具体行为。他先是来到了祭祀之地,然后依照顺序排列了所有的神位;接着又亲自参与到了祭祀活动中,帮助完成了整个仪式。这些描述都表明了皇帝对礼制的严格遵守和对祖先的虔诚敬仰。

在描述了皇帝在大祫礼上的各项活动之后,诗人又将笔触转向了皇帝的内心世界。他写道:“乐舞六代,宾歌二王。”这里的“乐舞六代”,指的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六个朝代的音乐舞蹈;而“宾歌二王”则是指历史上出现过的两个帝王的诗歌。这两个表述都强调了皇帝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自己祖先的尊重。

诗人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他写道:“和铃以节,鞗革斯锵。齐宫馔玉,鍌斝浮金。”这里所说的“和铃以节”指的是敲击钟鼓以调节节奏;而“鞓革斯锵”则是指敲击鞓革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两个词语都传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而“齐宫馔玉”则是指丰盛的宴会上的美食佳肴;“鍌斝浮金”则是指盛满酒器中金黄色的酒。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皇帝对于礼仪的严谨态度以及对自己祖先的尊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皇帝在大祫礼上的庄重和神圣,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礼仪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