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
雁门太守行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及译文:
- 三月杨花合:“三月”指的是春季,“杨花”指柳絮,此处用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自然界的变化。
- 四月麦秋初:四月时,麦类作物开始成熟,秋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幽州寒食罢: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清明节气,这里提到“幽州”说明是在北方地区。
- 郑国采桑疏:郑国在古代是一个以纺织业著称的国家,采桑通常与农业紧密相关,这里可能是指女子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 便闻雁门戍:雁门关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是古代长城的重要关口,常驻重兵,因此“听闻雁门戍”意味着战事或防御的紧张氛围。
- 去岁无霜雪:“霜雪”指的是冬季的严寒天气,“无霜雪”则表明去年冬天没有遇到严重的寒冷天气。
- 今年有闰馀:“闰馀”指闰年的余下日子,这里可能是说虽然去年没有遭受严重灾害,但今年的气候条件似乎有所改善。
- 月如弦上弩:“月”在这里比喻月亮,而“弦上弩”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新月形)。
- 星类水中鱼:通过将星星比作水中的鱼,诗人试图表达星星闪烁的动态之美。
- 戎车攻日逐:“戎车”指的是战车,“日逐”则是古代的一个部落名,这里可能是在描写一场战争或军事行动。
- 燕骑荡康居:燕国和康居国都是古代的边远国家,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边疆的战事。
- 大宛归善马:“大宛”是汉代一个著名的西域国家,以其产良马闻名,这里可能是在描述马匹贸易或战利品。
- 小月送降书:“小月”可能指的是较小的月亮,而“降书”指的是投降或归顺的信函。
- 寄语闺中妾:“闺中妾”指的是妻子或者家中的女子,这里可能是对家中女子的嘱托或安慰。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从春到夏的季节变化以及边关将士的辛劳与战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引用(如提及的地名、节日等),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关注。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象征元素,如“明月”、“星星”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