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树寒色落,塞云朝欲开。
谷深鼙易响,路狭幰难回。
当知结绶去,非是弃繻来。
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
愿度关山鹤,劳歌立可哀。

译文:

越过关山的路途漫长,陇地的树木覆盖着霜。朝霞满天,塞云欲开。
山谷深邃,战鼓声容易传出去,道路狭窄,车帷难以返回。
应当明白,我系官印而去,并非抛弃旧日情谊而来。
行人思念故乡,打算返回,但离别之际只能徘徊不定。
愿有飞鹤能渡过这关山,劳歌中哀伤的情感可哀。

注释:

  1. 度关山:指穿越或通过关口和山脉,比喻克服困难或达到目的。
  2. 陇树寒色落:陇山之树被霜打过,显得格外寒冷。
  3. 塞云朝欲开:边疆的天空,晨光初现,云层似乎正要散开。
  4. 谷深鼙易响:在深谷之中,战鼓的声音很容易传播开来。
  5. 路狭幰难回:因为路途狭隘,车辆的帷幔难以回转。
  6. 当知结绶去:知道我要离开这里,系上官印准备离去了。
  7. 非是弃繻来:这不是抛弃旧日情谊而来的。
  8. 行人思顾返:行人思念故乡想要返回。
  9. 道别且徘徊:告别时心情复杂,徘徊不决。
  10. 愿度关山鹤:希望有只飞鹤能渡过这关山。
  11. 劳歌立可哀:劳歌之中充满了哀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关山的艰难与不舍,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首句“陇树寒色落”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陇山上的冬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苍凉的氛围。这里的“寒色”不仅指气候的寒冷,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次句“塞云朝欲开”,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描绘了边疆晨光初现,云彩即将散开的景象。这一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第三句“谷深鼙易响”,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深化。在这里,“谷深”不仅指地形之险峻,更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而“鼙易响”则表达了战鼓声的传播之广,象征着诗人心中激荡的情感与思绪。

接下来的四、五两句,“路狭幰难回”与“当知结绶去”,更是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一方面,诗人渴望通过关山,完成自己的使命与目标;另一方面,他又深知此行意味着与故乡的别离和对旧日情谊的舍弃。这种矛盾的情感构成了诗歌的内在张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最后两句“愿度关山鹤”与“劳歌立可哀”,则以诗人的愿望与感慨作为结尾。他希望自己能像飞鹤一样越过重重困难,继续前行;同时,他也深知此行必将充满辛酸与不易,因此在歌声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愁与无奈。这种悲壮而又坚定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超越生死、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