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初日照秦楼,西北织妇正娇羞。
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
新妆入机映春牖,弄杼鸣梭挑纤手。
何曾织素让新人,不掩流苏推中妇。
三日五匹未言迟,衫长腕弱绕轻丝。
绫中转蹑成离鹄,锦上回文作别诗。
不惜纨素同霜雪,更伤秋扇箧中辞。
【注释】
- 婀(ē)娜:柔美的样子。
- 初日照:日出时分,阳光照耀。
- 织妇:纺织的妇女。
- 绮窗:华丽的窗户。
- 翡翠幌(huǎng):翠绿色的幔帐。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
- 流苏(liúsī):下垂的装饰物。
- 中妇:正室夫人。
- 绫(líng):一种质地细密有花纹的丝织品。
- 离鹄(hú):指织出的图案像天鹅。
- 别诗:指离别时的诗词,这里指情书。
- 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织女劳动场面的宫词。
首联写东南初阳照在秦楼上,西北边陲的织妇也正在娇羞地织着布帛。“东南初”和“西北织妇”,把两个不同方位的人同时置于眼前,形成鲜明的对照。
颔联描绘织女的居室:“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室内华丽而温馨,外面阳光灿烂而明媚。
颈联写织女的动作:“新妆入机映春牖,弄杼鸣梭挑纤手。”她正专心致志地操作,她的新装映照着春天的窗户,她的手指灵活而灵巧。
尾联写织女的心态:“何曾织素让新人,不掩流苏推中妇。”她没有因为新人的到来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反而更加努力了。她不让中妇(即妻子)掩盖流苏,让她看到自己正在辛勤劳作的身影。
这首诗通过赞美织女的劳动精神和品质,表达了对女性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认识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