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上。崚层云。
挹八玉。御三云。
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
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赏析】

此诗为《上云乐》之第三曲。据《乐府古题要解》云:“《上云乐》,汉高祖所作也。”《古今注》云:“《上云乐》者,言人君乘龙上天,升于云霄之上,与天帝相会,其乐无穷。故有《上云乐》八曲。”方丈曲是《上云乐》的第三曲,全曲以“云”为中心意象。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瑰丽多姿、神秘莫测的景象,并以此表达了对天帝的向往和企慕之情。

“方丈上”。方丈,指天空中方形的星座。上,方位词,表示位置。

“崚层云”。崚,高峻貌。层,重叠。云,天空中的云朵。

“挹八玉”。挹,持取。八玉,传说中的神山名。《列子》卷下《黄帝》:“河伯见北海若,北海若北以《小国寡民》发蒙第一之篇为问。”郭象注曰:“《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所谓‘八音’也。”这里用八玉来比喻天界。

“御三云”。御,驾驭。三云,指三朵云彩。

“金书发幽会”。金书,黄金铸成的书。发幽会,开启与神仙的幽会。

“碧简吐玄门”。碧简,青色的简,用来书写道经。吐,吐出,这里指书写。玄门,道教用语,指玄门洞府。

“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至道”,指最高的道。虚凝,虚无凝练,形容至道无形无迹。冥然,深沉的样子。共,与。所遵,遵循的东西。

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以“方丈”为背景,以“云”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瑰丽多姿、神秘莫测的画面;同时,又通过对“云”、“玉”、“门”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一种对天帝的向往和企慕之情。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