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
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
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注释】

临高台:登上高台。洛阳道:指通往洛阳的道路,这里借指家乡道路。故人:老朋友。情来:思念之情产生。相忆:相互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登临高台时所触发的怀乡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高台”一作“高处”,“行云”一作“浮云”。诗人登上高台,但见半座山峰被云遮掩,远望不见边际,不禁感叹:“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高山的仰慕之情和登高时的欣喜之情。“高不极”三字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心旷神怡的豪迈之情。

第二联“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写眼前之景。诗人放眼望去,只见草木繁茂、树木葱茏、山峦叠翠、河水碧绿,没有一点差别,都呈现出一派和谐统一的美景。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又表现出他胸怀大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第三联“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则由眼前的山水引出对故乡洛阳的思念。诗人站在高台上,望着远处的洛阳之路,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思乡之情。那遥远的故乡之路,难以辨识,令人心生感慨。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最后一首“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登上高台,遥望着远方的家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相思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登高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怀,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