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艳光瑶质,金钿婉黛红。
一去葡萄观,长别披香宫。
秋檐照汉月,愁帐入胡风。
妙工偏见诋,无由情恨通。

【注释】

  1. 玉艳光瑶质:形容女子美丽如玉,光彩照人。
  2. 金钿婉黛红:用金钿(金色的装饰)和黛色涂抹的眉毛。
  3. 葡萄观:地名,在长安城北。
  4. 披香宫:宫中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5. 秋檐:指皇宫中高高的屋檐。
  6. 汉月:指明亮的月亮。
  7. 胡风:指北方的寒风。
  8. 妙工偏见诋:指高明的手艺被认为有偏见和误解。
  9. 无由情恨通: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感到遗憾。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美人别离之作,通过对美女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玉艳光瑶质”,以“玉艳”来形容女性的美丽,突出其高贵典雅的气质;“光瑶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气质的纯净和高雅。这两句是对美女外貌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身份的认同,即她是高贵而美丽的存在。
    次句“金钿婉黛红”,继续描绘美女的容貌。这里的“金钿”、“黛色”都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装饰品,而“婉”“红”则形容其妆容的精致和艳丽。这两句既展现了美女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的身份地位。
    接下来三句“一去葡萄观,长别披香宫”,则是对美女离别情景的描述。”葡萄观”和”披香宫”均为古代宫殿的名称,其中”葡萄观”位于长安城北,”披香宫”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两句通过对比美女离开的场景和她所处的环境,进一步突出了美女的高贵与不凡。
    最后四句“秋檐照汉月,愁帐入胡风”,则是对美女离别后心境的描绘。“秋檐”指的是皇宫中的高高屋顶,”汉月”则是指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然而,美女此时却只能看到冷清的月光,感受到寒风的侵袭。这两句既表达了美女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哀伤。
    最后一句“妙工偏见诋,无由情恨通”,则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状态的描述。这里的“妙工”指的是高明的工匠,”偏见”和”无由”则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美女离别原因的不理解和无法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整首诗以明快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而高贵的女子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人物的珍视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