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楼排树出,却堞带江清。
陟峰试远望,郁郁尽郊京。
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
亘原横地险,孤屿派流生。
悠悠归棹入,渺渺去帆惊。
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这首诗描述了登上烽火楼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烽火楼位于南京城北的长江边,是古代边防的军事要地。诗人登上烽火楼,俯瞰江水清波荡漾,远处的山峦苍翠欲滴,近处的草木郁郁葱葱,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

注释:

  1. 耸楼排树出:形容烽火楼上的建筑高耸、树木参天。
  2. 却堞带江清:却,指城墙。却堞,即城墙上的矮墙。带,环绕。江,指长江。清,清澈。
  3. 陟峰试远望:陟,登。峰,山峰。试,尝试。
  4. 郁郁尽郊京:郁郁,茂盛的样子。尽,全部。郊京,郊外的京城,这里指南京。
  5. 万邑王畿旷:万邑,广阔的土地。王畿,古时天子所居之地,这里指南京一带。旷,广阔。
  6. 三条绮陌平:三条,指三条道路。绮陌,华美的小路。平,平坦。
  7. 亘原横地险:亘,横贯。原,原野。横地,横向的大地。险,危险。
  8. 孤屿派流生:孤屿,孤立的岛屿。派,分叉。流生,水流分支。
  9. 悠悠归棹入:悠悠,缓慢的样子。棹,船桨。入,进入。
  10. 渺渺去帆惊:渺渺,模糊不清的样子。去帆,离开的船帆。惊,惊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烽火楼上所见的江南风光,诗人通过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宁静的江南图景。诗中的山川、河流、建筑等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