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
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篪声如鸟哢,舞袂写风枝。
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

【注释】

和林下妓应令诗:指宴会上吟咏的诗。林下:指林泉之下,即隐士的居处。应令:应歌令,古代宴集时的一种助兴娱乐节目,由歌者或词人即席赋诗,以供应歌之用。

炎光向夕敛:夕阳西下,炎炎热烈的阳光逐渐收敛。

促宴临前池:在靠近前面的池塘边举行宴会。

泉将影相得:泉水与影子相互映衬。

花与面相宜:花和脸面互相适合。

篪(chí)声如鸟哢(kòng):乐器篪发出的声音像鸟鸣一样悦耳动听。

舞袂写风枝:舞女挥动袖管,衣袖随风飘动,好像树枝在摇曳。

欢乐不知醉:快乐到了陶醉的境界,竟忘了沉醉。

千秋长若斯:千秋万代,永远如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

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篪声如鸟哢,舞袂写风枝。

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宴饮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宴会的热烈和欢乐的气氛。

首句“炎光向夕敛”,描绘了日落时分,太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景象,暗示了宴会结束的时间。接着第二句“促宴临前池”,则描述了宴会开始前的池塘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感觉。第三句“泉将影相得”,则描绘了泉水和影子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第四句“花与面相宜”,则进一步强调了宴会中花卉与人们脸面的完美搭配,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最后一句“欢乐不知醉”,则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中欢乐气氛的陶醉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留恋和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