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生云夜,蛾形出汉时。
欲传千里意,不照十年悲。

【注释】

兔丝:菟丝,一种蔓生植物,其茎柔软,可攀缘他物。生:生长。月:月亮。

云夜:夜晚的云彩。

蛾形:指月亮的形状像蛾一样弯曲。

出汉时:出现在汉代的时候。

千里意:千里之外的意思。

不照十年悲:不照亮,意味着无法传达自己的悲哀之情。

【赏析】

此诗以“华月”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兔丝生云夜”,以菟丝的生长为喻,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菟丝是一种蔓生植物,其茎柔软,可攀缘他物。在这里,诗人用菟丝的生长来形容夜晚的宁静和神秘,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第二句“蛾形出汉时”,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形状。蛾是古代的一种神话生物,其形状弯曲如月。这里,诗人以蛾形来比喻月亮的形状,暗示着月亮在夜空中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月亮常常被视为人们思念亲人的象征。

第三句“欲传千里意”,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传递千里之外的心意。这里的“千里意”,既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传递的信息或情感,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与远方亲人分享的心情。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一句“不照十年悲”,则是诗人对这种期望的否定。这里的“不照”,可以理解为无法照亮,也可以理解为无法实现。而“十年悲”,则是指诗人长时间以来的悲伤与痛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无法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悲伤之情,也无法与远方亲人共享快乐时光的无奈与悲哀。

这首诗以“华月”为题,以兔丝的生长、蛾形的出现、千里之意的传递以及十年之痛的表达为主线,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念和悲伤。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