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这首诗是代葛沙门的妻子郭小玉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怨。以下是逐句解释:
-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
- “明月”象征着纯洁和美丽,而“何皎皎”则表达了月亮明亮、皎洁无瑕的特点。这里用来反衬诗人心中的迷茫和不安。
- “垂幌”指的是挂在窗户上的帷幔,象征着遮蔽和遮挡。而“照罗茵”则表示月光穿透帷幔,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明亮而美丽的光影。
-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 “相思夜”指的是夜晚的思念之情,而“知同”则表达了彼此之间深深的共鸣和理解。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和遭遇。
- “忧怨晨”则是指早晨的忧愁和怨恨之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
-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 “芳华”代表着年轻的美好和活力,而“岂矜貌”则表示年轻人不应该过分追求外表的美丽。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代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 “霜露不怜人”则是指大自然的无情冷漠,不会因为人的美貌而有所改变。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叹,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
-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 “君非青云逝”则是说妻子并非像云彩一样飘然而逝,而是选择留在了这个地方。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坚定选择和信任,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不离不弃的承诺。
- “飘迹事咸秦”则是指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秦国,表达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历史地位。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过去的辉煌和成就的自豪和赞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深沉的悼亡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怨。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明月、垂幌、罗茵、芳华、霜露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历史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宏大的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