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
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
雕梦斜落景,画扇拂游尘。
衣香遥已度,衫红远更新。
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缣人。

落日看还诗

——赏析南北朝鲍泉诗歌艺术魅力

《落日看还诗》为南北朝时期诗人鲍泉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上苑景象的画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人间烟火气息的赞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妖姬竞早春 - 描述了春天里美人争春的美丽景象。
  2. 上苑逐名辰 - 指上苑中追逐着春天的到来。
  3. 苔轻变水色 - 描述苔藓轻轻变化,水色随之改变的情景。
  4. 霞浓掩日轮 - 用浓密的云霞遮掩太阳的光芒。
  5. 雕梦斜落景 - 形容夕阳斜照下的美景如梦似幻。
  6. 画扇拂游尘 - 暗示游子或行人手持画扇,轻拂过游人的尘埃。
  7. 衣香遥已度 - 描述远方衣物上的香气已经消散。
  8. 衫红远更新 - 暗示新的衣衫颜色更加鲜亮。
  9. 谁家荡舟妾 - 询问是谁家的女子在湖上荡舟。
  10. 何处织缣人 - 问到哪个地方有织布的女子在进行劳动。

作品赏析与评析:
《落日看还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情之暖及岁月流转的思考和感慨。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绘,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更通过这些变化引发对生命短暂性和美好瞬间的珍视。

首两句以“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娇艳的早春画面。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隐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竞争。紧接着的诗句,如“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更是将这种变化渲染到了极致,使得读者仿佛能亲眼见到那从绿意盎然到晚霞满天的转变,感受到一种既清新又神秘的美。

结尾部分,“衣香遥已度,衫红远更新”则将主题推向一个温馨而又哲思的层面,提醒我们即使美好时刻终将逝去,但那些记忆与影响却能够永远流传。而“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缣人”,则是诗人对人间烟火的深刻描绘,通过这些日常而平凡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性的温度,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落日看还诗》是鲍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鲍泉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是他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春日游览时所感而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惜。

通过对《落日看还诗》的赏析,我们可以发现,鲍泉不仅仅是一位善于捕捉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人,更是一位深具哲理思考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写上,而是透过景物的描述,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对这样的古典诗歌的学习与欣赏,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感悟到关于生命、时间和美的永恒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