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
昼夜沦雾雨,冬夏结寒霜。
淖坂既马领,碛路又羊肠。
畏途疑旅人,忌辙覆行箱。
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
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
新知有客慰,追故游子伤。

【注释】

登翻车岘诗:指杜甫《登高》诗。

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昼夜沦雾雨,冬夏结寒霜。

淖坂既马领,碛路又羊肠。畏途疑旅人,忌辙覆行箱。

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

新知有客慰,追故游子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写登高所见的景色;颔联写天气的变化;颈联写路途的艰险;尾联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诗以“登高”为题,实抒忧国忧民之情,是杜甫诗歌中不朽之作。

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开头两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诗人站在高处,只见那层峦叠起的群山直插云端,云雾弥漫、迷蒙一片,使人无法看到天边的景象,而那深深的山谷里,也不见一丝光亮。这两句诗写出了登高所见的景色:群山耸立,云雾缭绕,天色昏暗,令人感到压抑沉闷。接着诗人写到天气变化:“昼夜沦雾雨,冬夏结寒霜。”在登高所见的景色之中,诗人又看到了天气的变化: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下着雨,刮着风,降着霜。这就更增添了登高的艰难和孤独感。

“淖坂既马领”,意思是:从淖州的山冈下来,马已经累得喘不过气来了,于是诗人就下了马,牵着马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说山路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碛路又羊肠”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小路,它曲折蜿蜒,就像羊肠一般,十分难走。“畏途疑旅人”两句,诗人用“畏途疑旅人”形容山路的危险,用“忌辙覆行箱”来形容山路狭窄,马车难以通行。“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两句,写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只见原野辽阔、河流纵横。这两句写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是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困苦的一种隐喻。

最后两句“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意思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自己的家乡,而离开故乡的游子则迟迟不愿意回到新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别的伤感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的所见所思所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