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注释:
- 绝节:断绝尘俗的节操。
- 缓响:缓慢的响声,形容声音舒缓。
- 伤雁:指离别时的伤感。
- 非同年岁: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
- 谬通途:错误地选择了通达的道路。
- 冠屣:古代的一种帽子和鞋子。
- 林:树林。
- 浮江:泛舟长江。
- 南岳: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
- 陟(zhì):登上。
- 潮:潮水,大海中的波浪。
- 孰谓:谁说。
- 栖息:居住。
- 旧岑:旧时的高丘或小土山,这里指故居。
- 坠欢:失落的美好时光。
- 邈(miǎo)难:遥远而难以追寻。
赏析:
这首诗是傅大农与僚友在分别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第一句“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痛苦。第二句“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揭示了离别的原因,并非同辈人的友情,而是由于岁月的流转,使得彼此产生了深深的思念。第三句“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回忆了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那时的友情如林中树木般茂盛。第四句“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第五句“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感叹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短暂相处变得如此深刻。第六句“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的草地和欢快的鸣禽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哀愁。第七句“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第八句“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第九句“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那些曾经的欢愉已经无法再次体验。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主题,让人在回味中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