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赏析】
本诗是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十八首,表现了诗人在夜不能寐时对人生苦闷的感伤和无奈。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一个“愁”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作者的忧患之情。
首二句写自己因不能卧而忧愁。古人认为夜分(深夜)为不寐之时。所以这里用“漏分不能卧”来写不能卧。这两句中“漏”指古代一种计时器具,以铜壶滴漏水声报刻,因有昼夜之分而得名。“漏分”,即指夜半时分(半夜)。“酌酒乱繁忧”一句,意谓因不能卧而借酒浇愁、乱作无谓之忧。这两句中“酌酒”,既写出诗人无法入眠时饮酒解烦的动作,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乱;“纷忧”即烦忧,与上句中的“乱繁忧”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内心烦乱的状态。
三、四句写自己因夜深而感到清冷,并因月色空明而倍感寂寞。这里用“惠气凭夜清”来写夜深的清冷,“素景缘隙流”来写月光如水,洒遍大地。这两个句子中都用了一个动词“凭”和一个名词“景”,分别写出了夜深的清冷和月光的流动。“惠气”,指美好的气息或气候,这里用来指代夜晚的清冷。“素景”,指明亮的月光。“缘”,沿着的意思。“隙”,缝隙,此处指月光透过树缝照进屋内。两个动词“凭”和“流”分别写出了夜深的清冷和月光的流动。这些动词都带有动作性,使整首诗都充满了动感,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五、六两句写诗人听到鹤鸣而心有所感。这两个句子中都用了一个字“闻”,写出了诗人听到鹤鸣的动作。这两句中,“鸣鹤时一闻”与上句中的“惠气凭夜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听到鹤鸣后内心的触动;“千里绝无俦”与上句中的“素景缘隙流”相呼应,写出了诗人看到鹤鸣之后所感受到的情感。这两个句子中都用了一个动词“闻”,分别写出了诗人听到鹤鸣的动作和看到鹤鸣之后所感受到的情感。同时,这两个动词也使整首诗都充满了动感,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最后两句写诗人因夜不能寐而久久地站立着,为谁长久而感到寂寞。这两句中都用了一个动词“立”,写出了诗人长时间站立的动作。这两个动词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感。同时,这两个动词也使整首诗都充满了动感,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深夜失眠时的心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