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旗出敦煌,西讨属国羌。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馀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
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建旗出敦煌,西讨属国羌。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馀光。
解析:
建旗出敦煌,西讨属国羌。:这句诗描绘了一支军队从敦煌出发,向西征讨属于国家的羌族。
关键词: 建旗,敦煌,西讨,属国,羌族。
注释: 建旗表示建立旗帜,敦煌是古时候的一个城市,西讨指向西进军,属国指的是附属的国家或部落,羌族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
赏析: 此句表达了出征的壮志和决心,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决心。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这里描述的是军队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士兵和马匹的准备。
关键词: 除去,徒与骑,战车,万箱。
注释: 除去意味着清除、准备;徒与骑指的是士兵和骑兵;战车罗万箱指的是战车装满了粮食等物资。
赏析: 这句诗展示了军队出征前的忙碌景象,反映了军队生活的紧张和有序。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描述了军队经过的地区,山和谷都被填满,士兵们放下武器准备休息,搭建营垒。
关键词: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注释: 满山和又填谷形容地形被军队改变的景象;投鞍表示放下武器;合营墙是指搭建起营地的墙壁。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军队行军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士兵们的军事行为。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继续描述军队行进中的壮观场面,平原上延伸千里,旗帜和战鼓互相呼应。
关键词: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注释: 平原指的是广阔的地面;亘千里形容距离非常远;旗鼓转相望是指旗帜和战鼓在空中飘扬,相互呼应。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军队行军途中的壮观景象,强调了军队的气势和团结。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描述了军队驻扎后的休息和准备工作。
关键词: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注释: 定舍后表示部队已经到达目的地并驻扎下来;未休指没有休息;候骑是等待消息的士兵;敕前装是命令士兵做好准备迎接战斗。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以及他们在战斗中的坚韧不拔。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描述了士兵们手中的武器和战术动作。
关键词: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注释: 执戈表示握着兵器;无暂顿指没有停止的动作;弯弧是指拉弓准备射箭;不解张是指不放开弓箭。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士兵们的战斗精神和军事训练的成果,强调了他们的战斗力。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描述了军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注释: 破灭表示击败敌人;西零国是古代的一个国家;生虏指活捉敌人;郅支王是古代的一个国王。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军队的胜利和荣誉感,展现了士兵们的勇气和决心。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描述了战后的稳定和建设。
关键词: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注释: 危乱表示混乱的局面已经被平定;悉平荡是指所有的混乱都已经平息;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置关梁是指设置关卡和桥梁以方便交通。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战后的安定和繁荣景象,体现了军队对国家建设的积极贡献。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描述了军队进入新地方并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关键词: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注释: 成军表示建立军队;入玉门是进入新的地区;士女指男女士兵和普通百姓;献壶浆是指人们向军队提供水和食物。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军队进入新地方后的友好交流,体现了军民关系的和谐。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总结了此次军事行动的成功和对未来的贡献。
关键词: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注释: 收功在一时表示这次行动取得了成功;历世指历史上多次经历;荷余光是指承担着荣耀的历史使命。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军队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