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注释】

度:过。

夏律:指古代的夏历,这里借指夏天。

灰:指日影。

秋箭:指秋天的太阳。晷: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以日影定时刻。

峨嵋岫:峨眉山。

幽岩:深山。

灞涘:指汉水入潼关处,在今陕西长安县东。

运流:指世事的变化。

叹:感叹。

含毫:指挥笔写作。

微理:微妙的道理。

【赏析】

此诗是唐代李华所作五言律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化无常、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首联“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描绘了夏日和秋天的景象。夏季炎热,日影长而斜;秋季凉爽,日影短而正。通过对比夏、秋二季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化的感慨。

颔联“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则是描绘了峨眉山和洞庭湖的画面。峨眉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洞庭湖波光粼粼,湖水荡漾,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个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颈联“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则描绘了桂花盛开和菊花绽放的场景。桂花香气四溢,洁白如雪,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菊花色彩鲜艳,黄色花瓣层层叠叠,象征着坚韧的意志。这两个场景共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花卉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

尾联“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微妙道理的探索。岁月如流水般逝去,人生短暂而易逝;但正是这种变幻无常的世事,才使得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诗人也在寻找其中隐藏的微妙道理,以期获得人生的智慧与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