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马芝兰北,金凤鼓山东。
旧国千门废,荒垒四郊通。
深潭直有菊,涸井半生桐。
粉落妆楼毁,尘飞歌殿空。
虽临玄武观,不识紫微宫。
年代俄成昔,唯馀风月同。
【注释】
过故邺:路过邺城。
玉马芝兰北,金凤鼓山东:以玉马、芝兰比美,以金风、鼓山喻乐声。
旧国千门废,荒垒四郊通:昔日繁华的宫殿已废弃,四郊荒芜。
深潭直有菊,涸井半生桐:水潭里生长着菊花,枯井里有桐树。
粉落妆楼毁,尘飞歌殿空:宫女粉黛脱落,装饰华丽的宫殿已成废墟,歌声也随风飘逝,只有空荡荡的宫院还留有残破的遗迹。
虽临玄武观,不识紫微宫:虽然站在玄武门前,却认不出那紫微宫。
年代俄成昔,唯馀风月同:时光流逝,曾经繁荣的朝代已变成过去,唯有风和月光依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公元756年),当时安禄山正发动叛乱,诗人从长安逃到洛阳,途经邺城(今河南安阳)时所作。
“玉马芝兰北,金风鼓山东。”首二句写邺都的景色。“玉马”指骏马,这里用来形容邺城地势的险要;“芝兰”是名贵草药,这里用来形容邺城的富贵。这两句写出了邺城地势险要,物产富饶的特点。
“旧国千门废,荒垒四郊通。”第三四句写邺城的荒凉景象。“废”,废弃。邺城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城门很多都毁坏了,四周的荒丘野地连接不断。这两句写出了邺城的凄凉。
“深潭直有菊,涸井半生桐。”第五六句写邺地的荒凉之景。“深潭”指深沟大渠,暗指邺城的水利设施。因为邺地多水,所以有深潭,“直有”表明这里有丰富的水源。而邺城缺水,所以“涸井”。而井中的桐树也因缺水而枯萎死亡。这两句写出了邺地的干旱。
“粉落妆楼毁,尘飞歌殿空。”第七八句写邺城的歌台舞榭都已不复存在。邺城是古代歌舞升平的地方,但如今却成了一片废墟,只有歌舞的遗迹还在。这两句写出了邺城昔日的繁华。
“虽临玄武观,不识紫微官。”第九十句写诗人对邺城的认识。“玄武”是指皇宫,“紫微”也是皇宫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来到皇宫前的玄武门,但我却不知道那紫微宫在哪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无知,表现出他对现实的失望。
全诗通过写邺都的景物,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受以及他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