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出燕然,愁闺夜不眠。
易制残灯下,鸣砧秋月前。
诗句原文:
汉使出燕然,愁闺夜不眠。
易制残灯下,鸣砧秋月前。
注释与解读:
- “汉使出燕然”:指汉朝的使者从边境归来。这里的“燕然”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着边远和辽阔的边疆。杨广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边疆的忧虑,以及对于使者归来带来的消息的期待或不安。
- “愁闺夜不眠”:描述了家中的女子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无法入睡,体现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 “易制残灯下”:“易制”可能指的是容易处理或是简单的工艺,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在灯光昏暗、心情复杂的情况下,仍能够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 “鸣砧秋月前”:砧声与秋月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女子在砧声中度过夜晚,显得孤独而坚韧。
赏析:
这首诗是隋炀帝杨广对当时国家状况的一种反映。杨广作为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中通过描绘边疆使者归国的情景,展现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国家动荡时期的无奈和辛酸。整体上,诗人通过简洁而充满情感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