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诗句注释及赏析

第1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 注释: “金门”通常指代皇宫,这里的“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向往之情。通过使用“金”“玉”二字,诗人巧妙地将蜀道比喻为一条光彩夺目、充满诱惑的道路,既展示了蜀道的险峻,也暗示了其美丽与神秘。而诗人在“望长安”时所表现出的期待与不舍,则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第2句: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 注释: “九折”在这里指的是曲折蜿蜒的道路,意味着艰难的行程。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蜀道艰险的认知和理解。诗人以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曲折,同时也暗示了前行的不易。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对艰难旅途的深刻体会,也体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3句: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 注释: “君飞盖”指君主的车驾,“挂冠”则是指辞去官职,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即将离开朝廷或官场。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态度和抉择。通过对比“君”和“我”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更符合自己内心追求的道路。这种坚定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第4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 注释: “猿声”和“月彩”分别指猿猴的叫声和月亮的光芒。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感受。猿猴的叫声在峡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感觉;而月光洒在江面上,映衬出一片寒冷而寂静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

第5句: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 注释: “花”可能指代花朵,而“月”则指月亮。
  • 赏析: 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明确表示从今往后他将与友人分别,而这样的告别充满了感伤和不舍。同时,诗人通过提到“花月”这一美好事物,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译文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离别之情的作品。首句“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通过“金门”和“玉垒”这两个意象,巧妙地将蜀道比作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同时也暗示了蜀道的险峻与美丽。第二句“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蜀道的漫长与曲折,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段旅程的艰辛与无奈。第三、四句“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通过描述君王与诗人的离别场景以及诗人自己的离去,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与高尚的品质。接下来的五、六句“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气氛,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与感人。最后两句“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许。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