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达虽有命,逋逃诚负累。
背恩已偷生,临危未能死。
得罪既不测,中心怅无已。
厚颜羞朋友,囚心愧妻子。
圣日始东扶,徂年迫西汜。
方违盛明代,永向幽泉里。
况当此春节,物候惊田里。
桃蹊日影乱,柳径秋风起。
动植皆顺性,嗟余独沦耻。
投笔不重陈,此情寄知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于婺州被囚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穷达虽有命,逋逃诚负累。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认识:无论命运如何安排,自己都感到愧疚和遗憾。”逋逃”指的是逃离或逃亡的行为。
  2. 背恩已偷生,临危未能死。 - 诗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良心,在危险时刻却没有勇气牺牲。
  3. 得罪既不测,中心怅无已。 - 因为得罪了某人或某事而无法预测结果,这让诗人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
  4. 厚颜羞朋友,囚心愧妻子。 - 诗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他不仅伤害了朋友,还让自己的妻子感到羞辱。
  5. 圣日始东扶,徂年迫西汜。 - 诗人开始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就像春天的到来预示着夏天的结束一样。
  6. 方违盛明代,永向幽泉里。 - 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决定放弃世俗的生活去寻找精神上的安宁。
  7. 况当此春节,物候惊田里。 - 在新春时节,自然界的变化让诗人感到惊讶,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动荡。
  8. 桃蹊日影乱,柳径秋风起。 - 诗人看到桃花和柳树的影子,以及秋风拂过柳枝的声音,这些都触动了他的情感。
  9. 动植皆顺性,嗟余独沦耻。 - 所有的生物都在顺应自然规律生活,但诗人却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耻和痛苦。
  10. 投笔不重陈,此情寄知己。 - 诗人放下笔不再陈述,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朋友之间。这是一种表达方式的转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哲学思考。通过描述自己因违反社会规则而感到内疚和羞愧,诗人表达了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循环的观察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