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解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咸和”,它属于古代中国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农业神(通常指神农或帝尧)的敬仰和感激。以下是每句诗句的分析: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这句话强调的是农业的重要性和开始。”粒食”指的是谷物,”始”意味着开始,”农”是农业的简称,”所先”表示首要任务。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农业生产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因此被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这里提到了“古今”和“攸赖”,其中“攸”意为依赖,“古今”泛指过去到现在,强调农业对整个社会的持续贡献。“是曰人天”中的“曰”是引述的意思,“人天”指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句表达了农业对于维持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赖的一部分。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农业活动的具体实践。“帝籍”可能是指皇家的土地或者神圣的土地,而“播厥公田”则是指将土地耕作并播种。这两句强调了农耕活动是神圣的任务,需要通过辛勤劳动来完成。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最后一句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和期望。“式崇明祀”意即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神其福焉”则是祈求神灵赐予福佑。整句话体现了人们对农业神的崇敬之情以及希望获得丰收和平安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的体现,更是对农业生产者辛勤工作的赞美和感谢。诗中所提到的“帝籍”、“公田”、“崇明祀”等概念,都带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显示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农业神的崇拜。这种文化传统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