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寻博。
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第一句:“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寻博。”
- 释义:自从最近以来,不再去找他。
- 关键词:近日、不寻
- 解释:“近日”通常表示最近的一段时间,“不寻”意味着不再去寻求或寻找。整体表达了一种不再主动去找某人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对方有了新的计划或决定。
- 第二句:“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
- 释义:在竹帘上写上了你的名字,知道你的心情已经变薄了。
- 关键词:竹帘、裲裆、心情薄
- 解释:竹帘通常用于隔断空间,而在这里可能是一种隐喻,表达某种隔离或距离。裲裆是古代的一种衣物,这里指名字被写在了这种物品上,可能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上的疏远或变化。“心情薄”则直接表达了对某人情绪的变化或减少的关注和理解。
- 第三句:“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
- 释义:在竹帘上写字,知道您的心情已经变淡。
- 关键词:竹帘、裲裆题、心情薄
- 解释:这句话重复了前一句的内容,但语气更为强调,可能是用来强化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观察或感受。通过这样的行为,作者可能想表达自己对某人情感状态变化的敏感和理解。
- 第四句:“谁交强缠绵,常持罢作虑。”
- 释义:谁会强迫我陷入纠缠不清的状态,经常让我担心。
- 关键词:交强缠绵、持罢作虑
- 解释:这里的“交强缠绵”描述了一种被迫的、难以摆脱的纠缠状态,而“持罢作虑”则表达了因为这种纠缠而引发的担忧或焦虑。整句话反映了一种由于情感或关系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 第五句:“作生隐藕叶,莲侬在何处。”
- 释义:荷花生长在水中,莲花在哪里呢?
- 关键词:作生、隐藕叶、莲侬
- 解释:这句话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荷花比作莲花的本体,暗示了荷花的生长与隐藏。通过这样的形象描绘,诗人可能在表达对某个人或某种情况的不确定感或寻找无果的无奈。
- 第六句:“欢但且还去,遗信相参伺。”
- 释义:欢快地离开吧,留下书信相互守候。
- 关键词:欢但、还去、遗信、相参伺
-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情感。其中“欢但”暗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离别态度,“还去”则表示尽管有些不舍,但仍选择离去。最后的“相参伺”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希望。
综合上述分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微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关于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