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分,牧以君。陶有象,化无垠。大齐德,邈谁群。超凤火,冠龙云。
露以洁,风以薰。荣光至,气氤氲。
【注释】
《食举乐十曲》为古代宫廷宴享时的乐章之一,共十首。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四十八,题下注“食举乐”。诗的大意是:阴阳两仪分开之后,牧羊人用君来治理。陶器有形象,化育无边无际。德行大齐备,谁与争高下。飞上云霄,凌驾凤凰火。露水晶莹洁白,和风轻轻吹过。荣华光采至,气蒸腾氲氤。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理想君主的形象。他能够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诗中,诗人把君主比作牧羊人,说明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疾苦,像牧羊人一样,细心地照看和管理着百姓。
诗的前六句写君德。“两仪分,牧以君”,阴阳合而形成宇宙万物,阴阳分离后,就由君主来治理。“陶有象,化无垠”,陶器有形态,教化无边无际。“大齐德,邈谁群”意思是说,君主具备了大德,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这六句主要表现了君主的德性和治理能力。
后四句写君风。“超凤火,冠龙云”比喻其威风凌厉如凤、如火,高高在上如龙、如云。“露以洁,风以薰”意谓君主的品德纯洁,教化如露水般清新;君王的风范如同春风一般熏染着万物。“荣光至,气氤氲”意为光荣和恩泽降临到百姓身上,天地间充满了祥和之气。这四句描写了君主的美好品质和高尚的风度。
这首诗通过赞美理想的君主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待和祝愿。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历史和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