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奏,发朱明。歌西皓,唱玄冥。大礼罄,广乐成。神心怿,将远征。
饰龙驾,矫凤旌。指阊阖,憩层城。出温谷,迈炎庭。跨西汜,过北溟。
忽万亿,耀光精。比电骛,与雷行。嗟皇道,怀万灵。固王业,震天声。

【注释】

高明乐:祭祀五帝时演奏的乐歌。

青阳、西皓、玄冥:分别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或称“四象”)。

大礼:盛大的礼仪。罄:尽。

神心:神意,神灵之心。怿:喜悦。将:将要。

饰:装饰。

矫:挥舞。凤旌:凤凰旗。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代指帝王所居之处。

温谷:温县,在今河南温县东。炎庭:炎帝的封地,即神农氏的都城,位于今湖南常德市西南。跨:越过。

西汜: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陕西北部。北溟:北极星,古代以为星名。一说指银河。

忽万亿:形容光芒万丈,如千万条光柱直射天际,光彩耀人。

耀光精:光辉照耀。比:比拟。电骛:闪电奔驰。行:运行。

嗟皇道:感叹伟大的天道。怀万灵:怀念所有的精灵。王业:帝王的功业。

【赏析】

《祀五帝于明堂乐歌十一首》是《文选》收录的一首汉魏乐府诗。此诗为第二首。它描写了祭祀天地四方之神的盛大典礼盛况,歌颂了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篇以乐声和仪仗队行进的场面来反映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的情景。全篇分为三段。前八句写乐章的内容与音乐的庄严;中间十句写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时的威仪和气氛;后八句写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后的感慨与豪情。

“青阳奏,发朱明”,第一段从开头就点出了祭日之礼,并说明祭日是“青阳”主管,接着用“发朱明”来表明这是春祭的第一天,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歌西皓,唱玄冥”,第二段开始描述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时的音乐内容,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是夏祭,所以是“歌西皓,唱玄冥”。

“大礼罄,广乐成”,第三段开始描写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时的仪仗队伍及其行进的情况。“神心怿,将远征”,祭祀天地四方之君之后,皇帝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因为皇帝认为他的功业已经完成,可以远征了,这两句是诗人对汉武帝的赞美之词。

“饰龙驾,矫凤旌”,第四段开始描写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时的仪仗队伍及其行进的情况。“指阊阖,憩层城”,祭祀天地四方之君之后的仪仗队伍要经过天门而进入皇宫,皇帝要在那里休息一下。“出温谷,迈炎庭”,仪仗队伍离开皇宫之后,就要越过炎帝的领地,即越过黄河向东进发,到达东海之滨。“跨西汜,过北溟”,仪仗队伍越过炎帝的领地,继续向东,越过黄河北岸,最后抵达渤海东岸。

耀光精”,第五段开始描写皇帝祭祀天地四方之君时的仪仗队伍及其行进的情况。“比电骛,与雷行”,仪仗队伍在行进的过程中,犹如闪电疾驰,又如雷电交加。“嗟皇道,怀万灵”,皇帝感叹伟大的天道能够保佑所有的精灵。“固王业,震天声”,皇帝认为自己巩固帝王的功业,能够震动天地之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