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
虚夷正气居,仙圣处相寻。
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
就学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当披幽迹,倏欻年已老。
执卷吸尔极,将更死痛恼。
吾故及弱龄,弃世以学道。
【注释】
三徒五苦辞:指《老子》、《庄子》和《周易》的三部经典。三徒,即“老、庄、易”。五苦:指生、老、病、死、忧。这里泛指人生的苦恼。
奉戒制情心:遵循道法节制自己的情感。
虚夷正气居:清静无为地居住于天地之间。
仙圣处相寻:神仙与圣人到处可以找到。
若不信法言:倘若不相信道法之言。
胡为栖山林:怎么隐居山林呢?
大贤乐经戒:有道的大贤喜欢学习道法。
经戒:道法。
就学常苦晚:求学时常常感到时间太晚了。
治身恨不早:修身时却后悔太早了。
披幽迹:披着幽深的道行踪迹。
倏欻:疾速,突然。
执卷吸尔极:握着书卷吸收那无穷的道理。
吾故及弱龄:我因此到年幼时就已决定。
弃世以学道:舍弃世俗生活来学道。
【赏析】
此诗为求道者自述,抒发了他学道的迫切心情,以及在学道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种种苦恼。诗人首先表明自己学道的决心,然后诉说学道的艰难,以及因时间紧迫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接着又表达了他虽然已经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但仍然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无法及早完成学道的愿望。最后,诗人又表示了自己因为年龄太小而无法进入道门的无奈之情。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学道过程中的急切心情与种种烦恼,也反映出他对道家学说的深刻领悟与执着追求,体现了道家学说中的“无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