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有信然,弱丧谓之无。
皆欲眼前见,过目即言悠。
大贤明道教,惨戚悯顽夫。
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
【注释】三徒:指三种不同的遭遇或苦难。五苦:五种不同的困苦。“弱丧”是说命运不好,遭人遗弃;“无”是说没有力量、没有地位。皆欲眼前见:都希望眼前的困境能得到解救。过目即言悠:经过眼前就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大贤:指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惨戚:形容悲痛悲伤的样子。悯:怜悯。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勤勤:多次地、反复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所遭受的不幸,表现了人们对于命运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知识分子在仕途上的失意和挫折感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忧虑之情。
首句“宿命有信然”,诗人用宿命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遭遇和命运,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中有一定的市场。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被遗弃的遭遇,表示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哀。“弱丧谓之无”,这里诗人以“弱”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无助。
接下来“皆欲眼前见,过目即言悠”,诗人希望能够在目前就得到解脱,但是时间一过就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无法摆脱困境。这里的“过目即言悠”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无奈和焦虑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
然后诗人又提到了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同情他人的痛苦和困扰,并给予帮助和支持。
最后一句“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诗人表达了对于孩子的牵挂和关心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关爱和支持,能够帮助孩子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