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统历,道化光明。
马图呈宝,龟箓告灵。
百蛮非众,八荒非逖。
同作尧人,俱包禹迹。
【注释】
登歌:《诗经·周颂》中有《清庙》,其中“清庙翼翼,济济漆沮,鼖鼓在堂,以奏《雅》《颂》。肃雍和鸣,先祖是听”,这是天子祭祀宗庙之乐。登歌即此曲,因乐章有《大吕》、《正风》等十二曲,故又称十二诗。
马图:指《尚书·益稷》中舜命伯夷作《五典》,伯夷辞而不受,后舜又命夔作《五典》,《五典》中有《牧誓》,即指《牧誓》。
龟箓:指《周易》中的八卦,每卦六爻,爻分阴阳,合而为六十四,谓之“易”,亦曰“六十四卦”。
百蛮: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八荒:泛指天下四方。
尧人:尧,传说为上古帝王,名放勋,字姚咨。他治理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
禹迹:禹,传说为夏禹,姓姒,名文命,号启,相传是黄帝的后代。他在治水有功,治理天下,教民从事农耕,使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皇帝祭祀宗庙的盛况。首句起兴,点明“登歌”的主题;第二句描绘了盛大场面;三句写祭祀的对象;四句写参加祭祀的百姓;末句抒发诗人的感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把皇帝祭祀宗庙的情景渲染得非常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