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素花:白色的花卉。端合:应该。此花:指这首诗中的白莲。瑶池: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何人觉:有谁察觉。月晓风清:月光明亮,清风和煦。欲堕时:即将凋落之时。
【译文】
洁白的莲花大多被别种美丽的花朵欺侮,而它却应该是在神仙居住的瑶池里。
这朵无情无恨又让人感到惋惜的白莲,在清晨月光皎洁、微风和煦的时候,快要凋零了,但又有谁能觉察到呢?
【赏析】
这首《白莲》,是诗人对白莲的咏叹,也是诗人自喻的抒情诗作。全诗从白莲与“别艳”的对比入手,以白莲自比,抒发了作者高洁脱俗,不慕功名利禄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句“素花多蒙别艳欺”,起得自然,写白莲虽然洁白如素,但往往被其他的花所欺侮。这是说,在百花竞妍的时节,白莲并不为众花所注意。然而,第二句“此花端合在瑶池”,“此花”指代的就是白莲。“端合”一词,既表明白莲的纯洁高雅、出类拔萃,也表明白莲应处于仙境之中。
第三句“无情有恨何人觉”,诗人进一步写白莲,认为白莲虽没有感情,但它却有恨意,这种恨意无人能察觉。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白莲人格化,表现了白莲超脱世俗的品格。
最后一句“月晓风清欲堕时”,“欲堕时”即将要坠落的时候,写白莲正处在一个美好的时刻——月明风清之际,正当它的美丽绽放之时。然而,诗人又觉得白莲此时已近凋零之期,因此用一“欲”字,写出了白莲的微妙变化和难以言传的哀愁。
白莲是主体,诗人是客体,诗人通过咏白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