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闾门即事》

诗人通过对闾门附近春日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诗句注释:

  1. 闾门:古代城门名,此处指代城门附近的地区。
  2. 耕夫:农民,这里指那些参加征兵的士兵。
  3. 召募:招募,征召。
  4. 逐楼船:随着楼船出征,即随军出征,泛指参军。
  5. 春草:春天的草地,生机勃勃。
  6. 青青:形容颜色鲜绿,常用来形容茂盛的草地。
  7. 万顷田:指广阔的农田,广阔无边的田野。
  8. 吴门:苏州古称吴,故城在今江苏吴县。
  9. 郡郭:古代城市周围的城墙和护城河,这里指苏州城的四周。
  10. 窥郡郭:观察、探望苏州城的周围。
  11.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通常在公历4月5日至7日之间。
  12. 新烟:新升起的烟雾,可能是指清明节时人们扫墓烧纸后冒出的袅袅烟雾。

译文:
士兵在闾门附近招募,他们乘坐楼船去征战远方。春天的草地上生长着茂盛的绿色植被,广阔无垠的田野延伸至天边。我试着登上了吴门,眺望着城市的外围,清明时节处处可见新升的烟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阊门附近春日田园风光的深情怀念。首句通过“闾门即事”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紧接着用“耕夫召募逐楼船”展现了士兵的出征场面,表现了战争与和平生活的对比。第二句“春草青青万顷田”,则通过春草青青和万顷田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岁月的向往。第三句“试上吴门窥郡郭”,则是诗人站在吴门之上,遥望城市外围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一句“清明几处有新烟”,则是描绘了清明节时节,人们在扫墓烧纸之后所见到的新烟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整首诗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