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诗句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译文

皇帝啊!佛像本是外邦之人,语言与我们不通,穿着也不同;他口中不讲先王的道理,身上也不穿先王的礼服;不知道君臣之间的礼节,父子之间的亲情。如果那佛像还活在世上,奉着他的国家命令来京城朝拜,陛下能够接纳他,不过只接见他一次,礼节和宾客安排一下,赐给他一件衣物,护送出城,不让他在众人中引起迷惑。何况那佛像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是一副腐朽的骨头,又是污秽的东西,怎么可以让它进入宫禁呢?    
孔子曾经说过:“尊敬鬼神但保持距离。”古代诸侯去别国慰问,还要先用桃枝、艾草等进行除灾避邪的祭祀仪式后才能进入别国的宫廷。现在我们无缘无故地取用这副腐朽的骸骨,亲自去观看它,巫祝没有事先进行祭神驱鬼的仪式,也没有用桃枝艾草之类的东西进行净化仪式,大臣们不说这不是应该做的不对的事情,御史不指出这是明显的失误,我实在是感到耻辱。请把这些骨头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把它们投入水火之中,永远断绝这些迷信的根源,消除天下人的疑惑,断绝后代的迷惑。让天下人都知道伟大的圣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境界。难道不是很伟大吗?难道不令人高兴吗?如果佛像真的有神灵附体,能够造成灾害祸害,那么凡是有灾祸灾难的事情,都应由我来承担,天帝会明察秋毫,我会毫不后悔。无任感激恳切的心情,谨此上表陈述。臣某诚惶诚恐。    

注释

1. **夫佛本夷狄之人**:这里强调佛像来自外国(即“夷狄之地”)。    
2. **与中国文化语言不通**:指的是佛像不懂汉语。    
3. **衣服殊制**:指佛像穿着的衣服与中国人的不同。    
4.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指佛像不会讲中国的传统儒家经典之言。    
5.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指佛像不会穿衣服上的服饰,因为那些衣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6. **不知君臣之义**:指佛像不理解君臣间的礼仪关系。    
7. **父子之情**:指佛像不理解父子之间应遵守的道德关系。    
8.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假设佛像现在仍然活在世上。    
9. **奉其国命**:接受该国的命令。    
10. **来朝京师**:来到京城向皇帝朝见。    
11. **容而接之**:接待他(指佛教)并给予尊重。    
12. **宣政**:皇帝的诏令或命令。    
13. **礼宾一设**:设置相应的礼仪和宾客规格。    
14. **赐衣一袭**:给佛像穿上新的衣物。    
15. **卫而出之于境**:派卫兵护送他出城到城外。    
16. **巫祝不先**:巫祝没有事先进行祭神仪式。    
17. **桃茹不用**:使用桃枝和茅草等传统驱邪物品。    
18. **群臣不言其非**:大臣们不指责这样做不对。    
19. **御史不举其失**:御史不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    
20. **臣实耻之**:我对此感到很羞耻。    
21.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请求将这些骨头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22. **投诸水火**:将其投入水或火中销毁。    
23. **永绝根本**:永久断绝迷信的来源。    
24. **断天下之疑**:消除天下人的疑虑。    
25. **绝后代之惑**:断绝后代的迷惑。    
26. **使天下之人**:让天下的人。    
27. **知大圣人之所作为**:知道伟大圣人所做的一切事情。    
28. **出于寻常万万也**:这些行为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围。    
29. **岂不盛哉!岂不快哉!**:难道不是很伟大吗?难道不是很令人快慰吗?    
30. **佛如有灵**:如果佛有灵验。    
31. **作祸祟**:带来灾害和祸患。    
32. **殃咎**:灾祸和错误。    
33. **宜加臣身**:应该加在我身上。    
34. **上天鉴临**:上天的审判。    
35. **臣不怨悔**:我不后悔。    
36. **诚惶诚恐**:真诚地敬畏和恐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