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诗句释义】
-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楼下的长江路上,舟车在白天不停地行驶。
-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鸟儿啼叫的声音不是故乡的,春天的颜色是来自他方。
-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远望时,云雾缭绕的山峰上又出现了水面,重重的河水和关口接连不断。
-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我的心情随着落日而忧愁,思念远方的人,只能各自西归。
【译文】
从楼上眺望江边,长江路在白天不停歇地忙碌着。
听到鸟儿啼叫,不是那熟悉的故土之声;春天的景色映照在他乡。
远眺,云雾笼罩的山峰之上又有了流水,层层叠叠的河流和关口不断延伸。
心中愁绪随日落时分而生,思念之人在远方各奔东西。
【注释】
江楼:指江边之楼。
江:泛指长江。
楼台、楼观:古代建筑形式之一,指临江或临水的建筑。
舟车:泛指船只和车辆。
昼:指白昼。
鸟声:泛指鸟鸣声。
非:不是。
故国:旧国,故乡。
春色:春天的气息、景色。
云复水:云雾之中隐约出现的水流。
河与关:江河与关口。
落日:太阳下山。
愁心:忧伤之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登高眺望江边的所见所感之作。首句“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直接点题,表明诗人站在江楼之上,俯瞰着繁忙的江边道路,舟车往来不息。次句“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感慨。这里的“鸟声”和“春色”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诗人以“非”和“是”作对比,暗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三、四句“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视野中的自然景观。“云复水”可能是指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被云雾缭绕的景象,而“几重河与关”则可能是指层层叠叠的江河关卡。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了诗人的家乡,唤起了他心中的乡愁。
最后两句“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在这里,“愁心”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随落日”表示诗人的情感随着太阳的落下而逐渐加深,而“万里各西还”则意味着诗人思念远方的人,只能在自己所在的一方土地上度过余生。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