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注释:我买回了属于汉阳的幽深山岭,在槿篱稀疏的地方种下桄榔。这里只有猕猴熟悉这里的环境,经常来来回回,甚至有时还会故意扔出果实到我的书堂里。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山岭和桄榔的描述,通过写猕猴的熟悉和顽皮,表达了他对这片山岭的喜爱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因为这里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和他交流,只能和猕猴为伴。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注释:我买回了属于汉阳的幽深山岭,在槿篱稀疏的地方种下桄榔。这里只有猕猴熟悉这里的环境,经常来来回回,甚至有时还会故意扔出果实到我的书堂里。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山岭和桄榔的描述,通过写猕猴的熟悉和顽皮,表达了他对这片山岭的喜爱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因为这里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和他交流,只能和猕猴为伴。
铺碛遥连汉女皋出自《过绣林》,铺碛遥连汉女皋的作者是:于鹄。 铺碛遥连汉女皋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铺碛遥连汉女皋的释义是:铺碛遥连汉女皋:铺满沙石的河岸延伸到汉女皋。其中,“铺碛”指河岸上沙石遍布的景象,“遥连”表示延伸连接,“汉女皋”是指汉水边的一个地方名。整句描绘了河岸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汉水之滨的景象。 铺碛遥连汉女皋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绣林直照刘郎浦出自《过绣林》,绣林直照刘郎浦的作者是:于鹄。 绣林直照刘郎浦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绣林直照刘郎浦的释义是:绣林直照刘郎浦:意指绣林的美景直接照耀到了刘郎浦,形容景色美丽,光彩夺目。 绣林直照刘郎浦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绣林直照刘郎浦的拼音读音是:xiù lín zhí zhào liú láng pǔ。 绣林直照刘郎浦是《过绣林》的第1句。
犹梦红楼箫管声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犹梦红楼箫管声的作者是:于鹄。 犹梦红楼箫管声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梦红楼箫管声的释义是:犹梦红楼箫管声:仍然在梦中听见红楼中箫管的悠扬声。这里“红楼”可能指代唐大夫曾经任职的官邸或富贵之地,“箫管声”则代表音乐或乐声,整体表达了诗人对唐大夫昔日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犹梦红楼箫管声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到时浸发春泉里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到时浸发春泉里的作者是:于鹄。 到时浸发春泉里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到时浸发春泉里的释义是:到时:指唐大夫归隐山林之时; 浸发:滋润而激发; 春泉:春天的泉水,比喻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里:里面。 释义:到那时,他的品格将如同春泉般滋润,激发出更加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时浸发春泉里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蕃童新改道家名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蕃童新改道家名的作者是:于鹄。 蕃童新改道家名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蕃童新改道家名的释义是:蕃童新改道家名:指胡人儿童改信了道教,取了道家的名字。 蕃童新改道家名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蕃童新改道家名的拼音读音是:fān tóng xīn gǎi dào jiā míng。 蕃童新改道家名是《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的第6句。
侍女休梳官样髻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侍女休梳官样髻的作者是:于鹄。 侍女休梳官样髻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侍女休梳官样髻的释义是:侍女休梳官样髻:指侍女们不要再梳那种代表官职的发型。这里的“官样髻”指的是古代官员或其家属所特有的发式,用以表明身份地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唐大夫放弃官职归隐山林的赞赏之情。 侍女休梳官样髻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白领狐裘出帝城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白领狐裘出帝城的作者是:于鹄。 白领狐裘出帝城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白领狐裘出帝城的释义是:白领狐裘出帝城:身着白领狐裘衣饰离开帝都长安。这里的“白领狐裘”指的是贵族或高官的服饰,象征着尊贵身份;“帝城”即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代指皇权中心。整句描绘了唐大夫辞官归隐,身着盛装离开繁华的京城。 白领狐裘出帝城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朱门鸳瓦为仙观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朱门鸳瓦为仙观的作者是:于鹄。 朱门鸳瓦为仙观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朱门鸳瓦为仙观的释义是:朱门鸳瓦为仙观:指富贵人家的朱红色大门和鸳鸯瓦片,现在变成了道观。这里用“朱门鸳瓦”指代曾经的富贵,而“仙观”则象征归隐山林的隐逸生活。 朱门鸳瓦为仙观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朱门鸳瓦为仙观的拼音读音是:zhū mén yuān wǎ
玉阶匍匐进双旌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玉阶匍匐进双旌的作者是:于鹄。 玉阶匍匐进双旌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阶匍匐进双旌的释义是:玉阶匍匐进双旌:指官员在玉阶上匍匐前进,手中举着双旌(古代的旗帜),表示对朝廷的尊敬和谦卑。这里“玉阶”指皇宫中的台阶,象征着尊贵;“双旌”则代表官员的身份和权力。 玉阶匍匐进双旌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阶匍匐进双旌的拼音读音是:yù
年老功成乞罢兵出自《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年老功成乞罢兵的作者是:于鹄。 年老功成乞罢兵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年老功成乞罢兵的释义是:年老功成,请求罢免军职。 年老功成乞罢兵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风格是:诗。 年老功成乞罢兵的拼音读音是:nián lǎo gōng chéng qǐ bà bīng。 年老功成乞罢兵是《送唐大夫让节 归山》的第1句。 年老功成乞罢兵的下半句是
【译文】 我从小就喜欢看花,可总觉得自己的花不够红。在江边找到了几株红梅,真是太好了。傍晚时分人渐渐散去,东风开始吹起,红梅被风刮落了,落在谁的家中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梅花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远。首句“自小看花长不足”,“自小”即自幼,“长不足”即总觉不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小就喜欢赏花,但总觉得自己的花不够鲜艳、不够美丽。这种感受是很多人都有的
【注释】 浦:水边。移舟:把船移向水边。候信风:等候顺风。芦花漠漠:形容芦苇花在夜晚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江空:江面开阔,空旷无边。更深:指深夜。疑是孤吟寒水中:好像有人在寒冷的江水中独自吹笛。孤吟:孤独地吟唱。寒水:冷清的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夜行,途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并想象出一幅画面:在茫茫的夜色里,江面宽阔而空旷,没有一点声音
赠碧玉 新绣笼裙豆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 霓裳禁曲无人解,暗问梨园弟子家。 注释: - 新绣笼裙豆蔻花:用新绣的裙子包裹着花朵,就像豆蔻花一样娇嫩。 - 路人笑上返金车:行人笑着上了一辆金色的车,可能是去参加宴会或某种聚会。 - 霓裳禁曲无人解:霓裳是古代一种华丽的服饰,而禁曲则是宫廷中的高雅音乐。这首曲子可能因为其复杂难懂而没有被人理解,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一样。 - 暗问梨园弟子家
注释: 1. 一树新栽益四邻,意思是种下一棵树,给四周邻居带来好处。 2. 野夫如到旧山春,意思是指我就像回到了故乡的山林一样。 3. 树成多是人先老,意思是在树木成荫后,人们往往会先衰老。 4. 垂白看他攀折人,意思是看着那些年老的人在爬树时被折断树枝,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种树后的喜悦之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种下一棵树,不仅给周边带来了好处,还仿佛回到了故乡的山林
注释 旧伴同游尽却回:旧日的伴侣,一起游玩后都回来了。却回,回来。 云中独宿守花开:独自住在云中,看守着盛开的花朵。 自是去人身渐老:既然已经离去了,人就渐渐变老了。(自是,“既然”的意思) 暮山流水任东来:暮色中的山,流水向东流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首两句“旧伴同游尽却回,云中独宿守花开”,描绘了旧日的伙伴们一同出游后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而诗人独自留在了云中
【释义】: 我家住在荒废的池畔,秋天的景象就像那荒陂一样。蓼花、芹叶在水边生长,水虫在其中幽然自得。去年我也曾与朋友一同寻找山林中的隐士,今夜明月照耀,我们却不知去向何方。 【注释】: ①家在荒陂(pí):家住在荒废的池塘旁边。陂,池塘。 ②蓼花:即蓼花,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而色蓝或白。 ③芹叶:芹菜的叶片,泛指草木。 ④水虫:水中的生物。 ⑤寻山客:指寻找山林隐居的人,这里代指作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