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
【注释】幽州:唐幽州,即今河北、天津一带。戴竿:指戴竿舞,古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不堪看:不能欣赏。五月里:夏季的时候。见契丹:指在清水河边遇见契丹人。
【赏析】《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说,唐代有戴竿舞,“其舞者以竿穿两鸡尾,左执之,右手鼓拍之,以足为进退,谓之戴竿”。这种表演形式是唐代少数民族的风俗之一。这首诗是描写幽州的戴竿舞,但诗人却用反语来表现对它的轻蔑,表达了对民族歧视的愤慨之情。诗中“五月里”“清水河”是地点,“见契丹”是目击所见。
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戴竿舞昔日的盛况与今日的冷落进行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少数民族的蔑视和民族歧视的愤慨。